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見習記者任明志實習生彭松意通訊員韓功勛
天下荷花看周口,華夏文脈始羲皇。
7月9日,隨著歌舞隊音樂響起,第二屆周口荷花節在伏羲文化廣場拉開帷幕。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和游客匯聚一堂,共賞荷花之艷,暢享荷花之樂。近年來,周口淮陽充分利用荷花自然優勢和太昊伏羲文化人文優勢,積極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,讓越來越多的游客感受到了大美周口、厚重淮陽的文化底蘊。
以“荷”為媒萬畝龍湖喜迎四方賓朋
早在2007年7月,首屆“中國·淮陽龍湖賞荷旅游活動月”正式啟動。2022年升格為第一屆周口荷花節,被列入省級節慶活動目錄。本屆荷花節持續至8月9日。
“彼澤之陂,有蒲與荷。有美一人,傷如之何?寤寐無為,涕泗滂沱……”這段優美的文字,出自著名的先秦文學鴻篇《詩經·陳風》。其描述的場景發生地,就位于今天周口市淮陽區古城的龍湖水畔。這意味著,早在大約3000年前,龍湖荷花已成為當時的風情勝景。
如今龍湖東西闊4.4公里,南北長2.5公里,圍堤14公里,面積達11平方公里,俗稱萬畝龍湖,也是我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。由于東湖區域里的白蓮花是商周時代留下的優良種群,從而被稱為“神州第一荷”。“聽說淮陽的荷花開了,今天帶著家人一起來坐船游湖賞荷,在滿是荷花的水面上,感覺整個人都清涼了許多。”來自周口市鄲城縣的張女士開心地說。
為提升節會品質,2022年,淮陽區投入約160萬元引進新型荷花“繽紛”“愛農”“月光傾城”等10余個品種,在城區5條河道、游園公園、道路節點進行布置,種植面積達8700平方米,盆栽荷花2萬余盆,實現了“出門有荷迎、荷香溢滿城”的景觀布局。
以“節”會友特色活動接踵而至
“與荷共舞”水上演出、龍湖仲夏夜、賞荷消夏音樂美食季、周口“淮陽‘泥’好”非遺展、大型實景文旅演藝《太昊伏羲》……同往年相比,2023年的周口荷花節內容更為豐富,將舉行多達19場文化活動。
在眾多文化活動中,大型實景文旅演藝《太昊伏羲》,是本屆荷花節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,也是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新碩果。全劇以淮陽太昊伏羲陵《伏羲圣跡圖》為創作題材,結合龍湖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,給游客帶來震撼、唯美、奇妙的文化視聽盛宴。
淮陽區委書記張建黨表示:“今年是荷花節升格的第二年,舉辦第二屆周口荷花節暨文化旅游消費季,是淮陽區立足周口荷花自然優勢和太昊伏羲文化人文優勢,踐行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具體行動,是積極融入‘行走河南·讀懂中國’品牌塑造,擦亮‘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’名片的有力之舉,我們將立足去年打下的基礎,辦出新亮點,實現新提升,增添新光彩。”
以“旅”促業提振文旅消費快速發展
8000年前,太昊伏羲氏在這里建都,名為宛丘;5000年前,炎帝神農氏定都于此,易名為陳;漢高祖七年置淮陽郡,淮陽至此得名。
在“文旅+消費”方面,淮陽區依托太昊陵、平糧臺城址、弦歌臺等國保單位和“七臺八景”、時莊遺址等景點,推出了中華文明探源研學游線路。有關統計數據顯示,在去年第一屆周口荷花節期間,7月23日當天接待游客1.2萬人次,船票收入331865元,創歷史單日收入新高,充分彰顯了淮陽文旅市場的消費活力。
“我們圍繞打造‘中華朝祖圣地’‘中國休閑福地’‘國學文化源地’三張名片的發展思路,堅持文旅突破發展戰略不動搖,全力把淮陽建設成河南一流、中原出彩、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勝地。”淮陽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。